HOME> 親子> 親子教養> 小心摔破小小孩的玻璃心!別讓大人不經意的舉動,促發孩子的比較心

小心摔破小小孩的玻璃心!別讓大人不經意的舉動,促發孩子的比較心

你家也有容易心碎、覺得爸媽老是不公平的孩子嗎?

文章目錄

這是一幕在我線上家教時,發生在電腦螢幕前的場景。

我正接受Lucy媽媽加入會議室,此時Lucy媽媽卻氣急敗壞地跟我告狀。

「老師,弟弟Dave都不寫功課,待會兒請你問他為何不寫? 但是哥哥Eric已經都寫完了!」

Lucy說完,馬上跟Eric來個「give me five!」擊掌。此時媽媽冷眼看了一下弟弟,彷彿用剛才的行動告訴Dave,Eric有乖乖寫功課,所以獲得媽媽的擊掌,你沒有寫,當然就沒有!

Lucy也許僅是單純地想要刺激Dave,好讓他以後乖乖寫作業。但她沒有想到的是,這樣的行為可能讓才小學一年級的Dave產生誤解,認為媽媽和哥哥才是一國的, 而他卻是一個被丟棄、而且沒人要的孩子!(因而玻璃心碎落了滿地!)

我瞄見Dave看著媽媽和Eric擊掌後的落寞神情,剎那間覺得很辛酸。透過螢幕,我感到Dave並不明白,自己哪裡做錯了,為何他受到媽媽這樣對待?

然而身為一位老師,不能僅用同情心來處理學生的心情,因為就事實來說,Dave確實沒有寫功課。尤其處理孩子間的問題,一定要基於公平原則,不僅僅是誰有沒有寫作業,同時也包括了家長對待小孩間的差別待遇。為了翻轉Dave心靈受創的狀態,我在Lucy走了之後,特別問Dave沒有寫homework的原因。

教養

刺激孩子之前,先理解他為什麼沒做好的原因

當我語氣堅定又溫柔地問他:「Dave,告訴老師,為什麼沒有寫?」

結果Dave竟說: 「老師,我不知道要寫功課! 媽媽到上課前一小時才說,可是那時候我在做別的事情,所以才沒有寫!」

「那麼你知道了以後,為何沒有寫呢?」

「老師,那時候我正在做別的事情,沒有心情寫....」

當時我心裡想著:「沒有心情寫,也可以成為一個理由嗎?」

但同時我也知道,小學一年級的學生,大腦還在發展認知以及社會化階段,他們對於世間對錯的認知準則還沒有完全建立,因此不能以大人看待世界的眼光,來判斷他的行為合不合理。

反而成熟大人需要在此刻理解小孩的不懂與犯錯,都是正常的,因而須要以更多耐心了解他的心態,並帶領他學習成人社會的準則與邏輯。

大人世界的邏輯,要有耐心幫孩子建立

由於平常我都是透過Lucy跟兄弟倆溝通每周的家庭作業,可能是Lucy平常上班比較忙碌,一直到上課前才想起來告知。這時候哥哥Eric突然搶話說: 「沒有!你是不想寫,我也是剛剛才知道的,但是媽媽叫我寫,我就寫啊!是你不想聽媽媽的話!」

為了不想讓兄弟倆陷入「誰比較聽媽媽的話」的爭執之中,我馬上接著問弟弟,「Dave,你是故意不寫老師的功課嗎?」

他語氣壓低,帶著悔意的口氣說: 「沒有!是我太晚知道了,但是我沒有不想要寫!」

聽到這句話,我瞬間理解Dave的理由,他並沒有不想寫,只是太晚知道。

而他沒有像Eric即使很晚知道,但馬上就寫功課。這表示Dave並不知道他必須要這樣做。換句話說,在成人世界中,被告知事情很緊急,必須馬上去處理的邏輯,他還沒有建立起來。

教養

別用成人的眼光幫孩子評分

然而,Lucy媽媽卻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兄弟倆的表現。由於哥哥的行為能夠符合大人期許,因而當弟弟沒有達成時,Lucy就誤以為Dave不聽話還硬找理由。這造成Lucy後來選擇以跟Eric擊掌的方式,表達受到媽媽認可,而不跟Dave擊掌,則是一種對弟弟的處罰。媽媽後來還冷眼看了Dave一眼,更加深了他幼小心靈中被處罰的心碎感。

但是透過剛剛媽媽和哥哥擊掌,而他卻沒有的打擊,他顯然地知道這是一個錯誤,所以才會語帶悔意地回答我。

既然Dave都已經有誠意表達懺悔了,於是我想再給他一次機會,除了學習犯錯並不可怕,而且一定要知道錯誤在哪裡,更要有慚愧心,最後還需要將錯誤改正。除此之外,也要藉著這件事,讓他學習成熟的大人如何處理這件事(以身教作為孩子的學習範本),同時間也要讓Eric有機會學習,兄弟間的友愛相處之道該要如何做起。

於是我用輕鬆的口吻對Dave說:「那如果這樣的話,因為你不是故意不寫老師的功課,所以我們這堂課就給機會專門讓你寫,你願意嗎?」

Dave突然裂嘴微笑,眼角上揚,跟我大力地點點頭說,「嗯,Vivian老師,我願意!」

由於Eric也是這堂課的學生,身為老師不能只處理某個小孩的情緒,而遺忘其他人,同時間我也需要尊重他。

於是我轉頭問: 「Eric, 弟弟說他願意寫,你覺得要犧牲上課時間,給他機會寫嗎?」這時Eric拿出身為兄長的大將之風,很懂事的點點頭說: 「嗯,Vivian老師,願意!」

當大人帶頭尊重,孩子也學會了尊友愛

聽到Eric的答案時,我的內心其實是很雀躍的! 因為自從跟這對寶裡寶氣的小兄弟線上教學以來,沒有一堂課兄弟倆是不吵架的。他們吵架的內容,經常是為何自己念的英文句子比對方難、比較長、比較多?或者為何哥哥老是可以拿電腦滑鼠,但是弟弟卻不行,這個不公平、那個不公平等等之類讓大人都覺得好氣又好笑的issue。

而且兄弟倆上課時也經常爭寵,比如誰作業的字寫得比較整齊,或者競相爭取我的注意力。但也許是今天Lucy媽媽的舉動真得讓Dave傷心了,在場的哥哥也同時感受到。他聽了弟弟真誠表達悔意要寫功課後,反而想要幫助他,完全沒有在乎我的焦點全部放在弟弟身上,也沒有覺得自己的學習時間被弟弟剝奪了。

為了讓Eric進一步培養幫助及友愛弟弟的責任感,我又特別叮嚀他: 「Eric,那麼等一下弟弟寫作業時,有不懂的地方你要幫他哦!等他寫完,還有小考,老師剛剛看你作業都寫對了。所以給弟弟考口說的時候,如果他不會,你要當小老師幫助弟弟。」

Eric很高興地點點頭,他不但沒有趁機恥笑Dave,反而扛起督導小老師的職責,真正擔當起哥哥角色所被賦予的責任。

當Eric點頭的當下,我偷瞄了Dave的神情。他原本感覺和哥哥不是一個Team,那僵硬的表情釋放了,不再眉頭深鎖。他開心地看著Eric,並感受到被哥哥照顧的喜悅。

緊接著,Dave開始認真寫作業。而我也把老師的角色暫時讓出來,當Dave有疑問時,我總是詢問Eric的意見,不但讓哥哥有機會複習,更重要的是能夠擔當教導弟弟的小老師,讓他完成扮演哥哥的角色任務!

在後來的英文口說考試中,Eric更是當起小天使,不僅偷偷告訴Dave答案,在Dave正確答題的當下,更會以熊抱弟弟的方式,表達他對於Dave的濃厚兄弟之愛。他不僅開心弟弟從錯誤的狀態中反省改正,也欣喜自己的教導獲得了成果。更重要的是,兩人間原本東爭西吵的行為,在這次重新賦予角色任務的機會教育後,打破了兄弟間原本壁壘分明的狀態,兩人又重歸於好。

就在循循善誘下,這對兄弟已經忘記了課堂前的爭執,忘記了誰比較聽媽媽的話、誰比較值得媽媽喜愛的種種比較、競爭、忌妒,以及與之相伴而來的憤怒與悲傷情緒。他們就是一對可愛的、彼此互相扶持的小兄弟。

因為兩人拌嘴的機率越來越少,結果我們反而可以更加專注在課堂學習,沒想到這堂課除了幫弟弟完成補寫,做了口說測驗,也完成了今天原本預定的課程進度。

神奇的是,在之後的課堂上,Eric以及Dave也逐漸減少在課堂上爭吵的頻率,成為攜手倚靠的學習夥伴。

別讓不經意的舉動促發孩子的比較心

在這個日常小故事中,Vivian只是想讓家長了解,其實很多家中小孩之間的不和睦,經常是大人不經意的非理智行動所造成。家長們尤其應該要避免造成小孩之間互相比較的行為與對話內容,同時需要放下大人的成見,多一些耐心去傾聽了解孩子無法達成你預期行為的因素是什麼,並且善加使用角色與任務分配的方法,讓孩子在彼此幫助中互相學習成長。

你總不希望自己的不成熟,教導出成天打鬧、最後演變成一輩子兄弟鬩牆的孩子吧。國家幼苗的未來,其實就在家長與老師的耐心與明智教育中,讓我們大夥兒一起努力!

加入媽媽寶寶LINE@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👇
加入好友

延伸閱讀:

孩子玻璃心碎後,該怎麼跟他說才會懂?

孩子的玻璃心有時是爸媽過度保護!5招增強挫折忍受度,讓孩子在跌跌撞撞中變得強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