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> 孕產百科> 孕期須知> 孕期常見肌膚6大困擾,做好基礎保養,維持健康最重要

孕期常見肌膚6大困擾,做好基礎保養,維持健康最重要 啟動 LINE 推播,即時通知最新訊息

愛美是女人的天性,懷孕之後,除了擔憂胎兒的生長發育,最令孕婦煩惱的就是妊娠紋的產生,一旦有了紋路,總容易讓女性感到喪氣、失去自信心。此外,也有可能因為荷爾蒙的變化,讓肌膚出現許多問題,到底該如何預防、改善,才能當開心地當一位健康、美麗的孕媽咪?

文章目錄

孕期肌膚│色素沉澱│荷爾蒙變化│痘痘│搔癢│妊娠異位性皮疹│靜脈曲張│妊娠紋
懷孕期間,肌膚的附屬器官,如毛髮、指甲,甚至汗腺等,都會出現改變。圖/shutterstock)

懷孕期間由於體內的荷爾蒙波動,易造成皮膚發生外觀上的變化,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皮膚外科主任江建平表示,當肌膚出現懷孕前從未有的問題時,請放寬心不要過於緊張,先分辨是那一種生理變化,若有嚴重的不適感,建議還是就醫,以免狀況愈趨嚴重,根據孕期肌膚常見的問題與困擾,江建平醫師提出以下說明。

孕期肌膚困擾1.色素沉澱

每個人的黑色素沉澱速度不盡相同,多數來說好發於孕初期。

成因與症狀

孕期斑點及黑色素的沉澱,大多與身體的雌激素變化有所關聯。懷孕之後,女性的雌激素濃度升高,易使皮膚底層的黑色素細胞增加而加深膚色。因此會出現眼周、顴骨兩頰、腋下、頸部等部位有色素沉澱的情形,臉部原有的黑斑、雀斑、肝斑也有轉深、變大的問題。

此外,部分年輕的孕婦或有乳暈變大、顏色變深的狀況,這也是一種黑色素沉澱的表徵。

改善及預防

由於紫外線會讓黑色素細胞變得更加活耀,所以,孕期時,更得加強防曬,例如:塗抹無添加精油及人工香料的物理性防曬乳,或者使用遮陽帽,同時,避免於紫外線最強的時間外出。

此外,也能利用一些含維生素C的美白產品來做預防,不過,江建平醫師提醒,孕婦並不適宜用含A酸類、對苯二酸的保養品,建議使用前,還是先行諮詢醫師為最佳。

孕期肌膚困擾2.痘痘

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,會在孕初期就會發生。

成因與症狀

懷孕時,女性的黃體素會急速增加,致使皮脂腺分泌旺盛,臉上容易出油,便會進一步阻塞毛孔,形成痘痘、粉刺等發炎的症狀。通常兩頰、下巴、額頭出現以上症狀的頻率非常高,有時甚至會伴隨紅、腫、癢、膿皰。

改善及預防

若是孕前就屬於油性膚質的人,更應該減少攝取刺激性高的食物,孕期應保持清淡、少油的飲食原則,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,確實執行營養均衡的用餐模式。另外,懷孕時,肌膚較常出油,需要加強清潔肌膚。另外,也可利用清爽型的保溼乳液,強化肌膚屏障,維持油水平衡。

孕期肌膚│色素沉澱│荷爾蒙變化│痘痘│搔癢│妊娠異位性皮疹│靜脈曲張│妊娠紋
(懷孕期間皮膚水分散失相對較快,可塗抹不含香精的抗發炎乳液,幫助肌膚保濕。圖/shutterstock)

孕期肌膚困擾3.搔癢

各個時期會出現不同原因的搔癢症,而大多數的癢感,必須等到生產後,才可恢復正常。

成因與症狀

若為肝內膽汁鬱積搔癢症,常發生在懷孕後期,有學者提出,因雌性激素量增加,使得膽管代謝改變,導致膽鹽分泌過多累積在體內,易出現沒有紅疹,卻有肌膚劇癢的現象。另外,相比搔癢更為常見的妊娠多型疹,也是好發在孕後期,詳細的誘發原因,目前仍有待確立。

改善及預防

懷孕期間的新陳代謝速率較快,血液輸送量變大,皮膚水分散失也相對較快,因此,江建平醫師建議,可塗抹不含香精的抗發炎乳液,既幫助肌膚保濕,也能修復皮膚。孕期肌膚較敏感,當皮膚有搔癢的問題,選擇穿著舒適、透氣的衣物,有助降低衣服與身體摩擦造成的不舒服。


懷女兒皮膚好.兒子就是差?

民間傳聞中,除了「酸兒辣女」之外,也有部分的說法認為,胎兒的性別為女生時,孕媽咪的肌膚狀況較好;反之,則會導致皮膚狀態不穩定,對此,江建平醫師表示,多數而言,孕婦的肌膚困擾多與荷爾蒙有關聯,與性別的差異較無相關性,最有可能的問題是胎兒體內的免疫反應,透過胎盤傳導給母體,進而引發肌膚的狀況。


孕期肌膚困擾4.妊娠異位性皮疹

通常於孕中期發生。

成因與症狀

發生原因多與母體免疫反應、荷爾蒙、天氣乾燥、異位性體質有關。主要分成兩種型態,溼疹和結節性癢疹。兩者症狀皆會從腹部開始出現,並逐漸蔓延到大腿、臀部與手臂附近,但不會影響臉部。

溼疹,多為呈現起紅疹或是小水泡的表徵;結節性癢疹,則呈現顆粒狀,極度搔癢,恐會影響睡眠。

改善及預防

許多孕媽咪擔心肌膚用藥對胎兒有不良影響,因而一味地隱忍,江建平醫師提醒,醫師皆會根據孕婦的狀況,來開立較安全的B等級抗組織胺藥物,或局部低濃度的類固醇藥膏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肌膚若有嚴重搔癢的症狀,不僅會降低睡眠品質,甚至有可能抓傷皮膚引起發炎感染。

孕期肌膚困擾5.靜脈曲張

任何孕期都有機會出現,孕晚期會更明顯。

成因與症狀

懷孕時,子宮的血流量增加,隨著胎兒的發育,會日漸壓迫到骨盆腔和下肢的靜脈,使得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受阻,下肢出現紫藍色腫起的血管。

症狀大多顯現在外陰、陰道等部位,臉部、頸部、手臂,也會出現細小的紅色靜脈,待生產結束後,症狀多會逐漸消退。

改善及預防

孕婦平時可藉由穿彈性襪,改善下肢靜脈循環,藉由彈性襪的外在壓迫,能有效降低病變靜脈的擴張,讓閉鎖不全的靜脈瓣膜相互靠近、增加靜脈內的血流速度。平日也能透過適當的腿部伸展運動,致使下肢肌肉放鬆,平躺時,將膝部保持些微彎曲,有益靜脈回流。

孕期肌膚│色素沉澱│荷爾蒙變化│痘痘│搔癢│妊娠異位性皮疹│靜脈曲張│妊娠紋
(妊娠紋產生,除卻個人體質外,孕期體重上升太快也是主因,妊娠紋發生部位以腹部為主。圖/shutterstock)

孕期肌膚困擾6.妊娠紋

大部分的人會在孕中期之後變得明顯。

成因與症狀

女性懷孕後,隨著腹部日益隆起而漸漸撐開真皮組織,進而造成膠原纖維、彈力纖維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或斷裂。此外,內分泌的改變,也會讓肌膚的皮下微血管變薄,在持續擴張的情形下,就會有妊娠紋的出現。

妊娠紋的發生部位以腹部為主,其次才為胸、背、臀、四肢。初期的紋路為暗紅色或紫紅色的微凸條紋,並偶發搔癢及燒灼感,到了中後期,逐漸褪紅,肌膚開始鬆弛、萎縮,最後形成一條又一條白色或銀色的條紋。

改善及預防

妊娠紋的產生,除卻個人體質之外,孕期體重上升速度太快也是主因。一旦肚臍周遭逐漸有搔癢感,就意味著真皮層開始斷裂,此時,可於早晨、夜晚塗抹保溼乳液於好發部位,並以順時鐘畫圈的方式輕揉按摩,增強皮膚的柔軟度、保水度與延展性。

除了基本的保養,孕期避免體重增幅太快,也是預防妊娠紋的重點之一,江建平醫師提醒,懷孕中後期,透過規律走路、孕婦瑜伽、游泳等能夠有效控制好體重,以免增加過快而提高妊娠紋出現的機會。


正視孕期困擾.給予自己最舒適的生活

懷孕期間,肌膚的附屬器官,如毛髮、指甲,甚至汗腺等,都會出現改變。例如:孕期的新陳代謝增加,會使得血管壁處於常態性擴張的狀態,進而增加血流、加重出汗的情況,也會導致孕婦十分怕熱。

因此,江建平醫師建議,孕媽咪感到燥熱時可適當保持較低的溫度,必要時,可於室內吹冷氣,讓皮膚癢疹獲得舒緩,有助減少因悶熱、搔癢等肌膚的症狀。


 

累積會員Q幣,天天換好禮👇

 

 

延伸閱讀
有些皮膚症狀不能等到產後!孕期常見3肌膚狀況,全身皮膚發癢要多加警覺
妊娠紋和基因有關係!皮膚科醫師分享4種易生成妊娠紋的高危險群,「這部位」最容易被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