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> 兒童健康> 兒童飲食> 你的孩子中午在學校吃什麼?三年內近7000件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,應儘速訂立專法

你的孩子中午在學校吃什麼?三年內近7000件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,應儘速訂立專法 啟動 LINE 推播,即時通知最新訊息

根據教育部提供數據,近三年內總共就有接近七千件的校園營養午餐疑似食物中毒事件。去年公布的國民營養調查(106-109年)顯示,臺灣12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比例為31.3%,已居亞洲之冠,顯示我國兒童的飲食習慣亟待改善。而肩負營養教育及提供學童健康餐食的學校營養午餐,竟無專法來管理監督。

根據去年公布的國民營養調查(106-109年)顯示,臺灣12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比例為31.3%,已居亞洲之冠,顯示我國兒童的飲食習慣亟待改善。而肩負營養教育及提供學童健康餐食的學校營養午餐,竟無專門法規訂定一致性的規範來管理監督。

22縣市各有規範、各行其是,更沒有足以整合食材、衛生、營養等不同專業的專門單位來協調,相較於將校園午餐視為教育一環的日本、韓國,臺灣顯然還停留在史前時代。

兒福聯盟昨日與陳培瑜委員、王婉諭委員、陳琬惠委員、大享食育協會、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、董氏基金會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,針對攸關全臺兒少健康的營養午餐專法提出政策倡議與立法建言。近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「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,亟需專法監督管理!」提案,已成功達到5000人連署門檻,目前正等待機關的回應,顯見社會大眾對於目前營養午餐安全與品質的擔憂。

營養午餐│立法 

檢視目前學校營養午餐發現存在三大問題,亟待解決:

問題一:不營養

臺灣中、小學營養午餐普及率現已超過9成9,但調查發現有超過2成學校每週提供炸物2次以上,另有近4成學校每週供應2次以上丸類、香腸、重組雞塊、培根等魚、肉類加工半成品,恐違反國健署(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)規定。

此外,觀察午餐廚餘發現,高達6成5的青菜會剩下1/4至半桶以上,本來青菜就對學童吸引力不大,又因大量烹煮及運送需求而長時間泡在油水中造成口感不佳,這對蔬菜攝取量連建議量(4至5份)一半都不到7-18歲兒少,更是令人擔心可能造成營養素及膳食纖維缺失而有消化不良、便祕,甚至發育問題。

問題二:不透明

在沒有專法統一規範下,目前22個縣市收費方式、補助各不相同,加上不同的供餐方式,同縣市內不同學校的也可能不同,更可能因選舉改朝換代而更動,造成家長、學校、相關生產者和廠商不時得因應,進而影響營養午餐品質。

在缺乏食材、人事、設備等經費使用比例的規範之下,無論是家長繳的費用或是地方政府編列的預算,如何使用完全不透明也無從監督,午餐品質是否合理也無從判斷。

問題三:不安心

近年學校午餐食安問題屢屢躍上版面,卻只見地方政府消極地採取重罰方式來應對,缺乏積極的預防監管措施。而現行校園食材登錄平臺開放各校自行登錄食材,卻從無監督管理機制,無從判斷內容是否準確、真實。

此外,許多學校只能指定老師、職員或校護等來兼任午餐秘書進行菜單規劃、驗收等工作,而營養午餐相關專業人力缺乏標準而嚴重不足,不到1/4的學校有配置負責開立菜單、計算營養價值的學校營養師,烹煮的廚師,或協助規劃廚房的技師,除了影響供餐品質,在缺乏足夠專業人力的情況下,不僅無法落實營養教育,食安亦會一再發生。

營養午餐│立法

主管機關並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的福祉

訂立學校供餐專法不會讓問題迎刃而解,但如果連這個晚日本七十年、韓國四十年的專法都沒有,正凸顯了主管機關並沒有真正從孩子的福祉出發,而僅從大人利益的角度考量,才會容許學校午餐政策一直呈現前後矛盾、疊床架屋的混亂處境

學生應該從午餐學會均衡飲食、健康管理,供餐現場卻只見孩子們人手一個不分隔便當盒和湯匙,食物胡亂打在一起,不只毫無美學可言,更無法學習食物攝取定量概念。一方面用過多的菜道數來變相鼓勵學童偏食、製造剩食;一方面言之諄諄珍惜食物、減少浪費和環境永續的重要性。讓每天學校午餐供應現場活生生地上演錯誤和錯亂的教育。

而根據教育部提供數據,近三年內總共就有接近七千件的校園營養午餐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這讓家長怎麼安心?有鑒於此,呼籲政府盡速通過學校午餐專法,積極整合各部會職責,推動營養午餐頒立專法提高主管機關層級,強化學校營養教育、補足專業人力,建立透明化經費分配原則,並鼓勵學校自設廚房,讓兒少能吃的營養、健康、新鮮、安心。呼籲家長一同關心孩子的飲食問題,督促政府立法執行與監督。

 

累積會員Q幣,天天換好禮👇

 

延伸閱讀

為何一定要老婆碎念,老公才去做家事?然後又嫌嘮叨!這位媽媽訂做「混蛋去洗碗」T,女性狂讚

想把寶寶裝扮嬰兒木乃伊,卻失手變成衛生棉條!讓你笑出來的兒童萬聖節打扮10款